t88p291

释永信终于被查了,说实话作为少林寺的住持,像少林寺这块金字招牌,这里面存在的利益

释永信终于被查了,说实话作为少林寺的住持,像少林寺这块金字招牌,这里面存在的利益诱惑太大了,普通人在这么大的利益面前,出事那是正常的,但是作为所谓的出家人,就有了很高的道德层面的约束和要求,在利益面前出现道德崩塌,多少还是会有点让人感觉尴尬。 袈裟底下藏着多少秘密?少林寺门票年收入破亿,商业版图涉及影视、文旅、武术培训,这些数字背后站着的不再是青灯古佛的修行者。当禅杖变成金钥匙,诵经声里混进了点钞机的声响,这场面比武侠小说还魔幻。 香火钱堆出来的商业帝国早该被审视。天眼查数据显示,释永信关联企业多达14家,从少林食品到少林药局,连"少林寺"三个字都注册了商标。这哪是四大皆空?分明是商业版图空前的扩张。 最讽刺的是那些开过光的手机链。标价999元的"智能佛珠"能连接APP计步,扫码还能听大和尚讲经。当信仰被明码标价,功德箱变成POS机,所谓的普度众生倒像是精准收割。 看看少林寺的招聘启事就懂了。要求硕士学历、英语六级、KPI考核,这哪是招聘僧人?分明在选职业经理人。晨钟暮鼓的修行日常,早就变成了早会晚汇报的商业化管理。 那些被资本异化的宗教场所何止少林?某名山寺庙被曝上市计划,网红和尚直播带货破百万。当信仰沦为流量生意,磕头烧香都成了行为艺术,这届菩萨的KPI怕是比互联网大厂还难完成。 我们愤怒的不是赚钱本身。敦煌研究院文创年入三亿,但人家明明白白用在文物保护上。问题在于有些人口念"色即是空",转身就把香客的虔诚塞进自己腰包,这种双重标准才真叫人恶心。 宗教商业化这潭水太深。五台山景区被曝一炷香最贵十万,某寺"功德碑"刻名字按厘米收费。当信仰变成勒索工具,所谓的因果报应倒成了最好的营销话术。 别忘了那些真修行的人。终南山里啃馒头的老僧,汶川地震时破戒救人的罗汉,他们才是宗教的脊梁。释永信们把少林寺变成少林集团时,真正的大师正在漏雨的禅房里抄经。 监管的闪电终于劈下来了。从雍和宫取消头香拍卖,到普陀山整治天价香火,这场宗教去泡沫化运动早该开始。只是不知道,这次能刮骨疗毒到几分?